览胜 跟我逛老埠
星华日报旧址(胡文豹大楼)
2020-09-04 00:00
浏览 15.2k+
评论 0

001.jpg

  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 星华日报社建于1931年,由胡文虎先生在汕创办。星华日报社是当时汕头两大报社之一。星华报社社址原在万安街,1935年1月迁至韩堤路46号(现为民权路66号),建国后改为地方国营汕头印刷厂至今,有的市民亲切地称这座大楼为“胡文豹大楼”。该旧址内部楼梯及扶栏依然保持始建时外观。该建筑既是著名侨商胡文虎热爱祖国的见证,也承载着汕头百年商埠的深厚文化底蕴,已成为老市区一处风格独特的老建筑。


002.jpg


         说起汕头老市区“胡文豹”,大家都会把它和“胡文虎”紧密联系在一起。被俗称“胡文虎”的永安堂制药厂和俗称“胡文豹”的虎豹印务公司两座建筑物,是“兄弟楼”,均主要为南洋著名爱国华侨胡文虎所建。胡文虎和胡文豹兄弟情深,携手共同创业,家产并没有分割,两座建筑各自得名为“胡文虎”和“胡文豹”,是因为两座大楼上各有一只虎和一只豹的雕塑,交相辉映,以中西合璧的建筑造型和恢弘壮观的气势,成为汕头埠的标志性建筑物。1950年代初,两座大楼上的虎豹雕塑分别被拆除,“胡文豹大楼”、“胡文虎大楼”这两个名字却依然留在汕头人的记忆中。


001-2.jpg


        “胡文豹”曾作为《星华日报》社址,华侨办报的宗旨、理念、风格以及所带来的新文化,引领的新气象,对汕头的报业发展史研究均极具价值,“胡文豹”可以说是汕头中西文化交融碰撞,新闻事业发达的鲜活见证。目前,该大楼已被推荐为汕头市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。

       “胡文豹”大楼总建筑面积3178平方米(含主、副楼)。“胡文豹”和“胡文虎”的建筑风格非常相似。同样位于十字路口转角,外观呈现扇状,一层临街为骑楼。稍有不同的是,“胡文豹”二、三层临街为通廊,高大的柱体非常气派。外立面正中二层饰有中式屋檐,三层饰拱顶。同样的“楼叠楼”,不过塔楼为两个方柱体叠加而非圆柱。精美的纹饰别具一格。

 进入正中大门,可见厅堂模样,天花吊灯区有纹饰,转折而上的楼梯旁是值班室。一、二层由于常年使用的缘故,保存得非常好,楼梯木扶手仍光亮可鉴,铁栏杆绿漆可辨,很少缺损。


001-3.jpg


历史沿革

 1927年,侨居缅甸的胡文虎胡文豹兄弟把汕头定为创业基地之一,选址兴建了“永安堂制药厂”,这是胡氏开创的第一座制药厂。

 1934年,胡文虎又在永安制药厂大楼东侧不远处盖了一座6层楼建筑,作为“虎豹印务公司”的用地(现为民权路2号),建成后,胡文虎在汕头创办的《星华日报》社址也迁到这座楼。

 1939年6月21日汕头沦陷后,“胡文豹”被日寇侵占,用作伪《粤东报》社址。《星华日报》迁往大埔。1945年9月汕头光复后,《星华日报》回迁,虎豹印务公司重新开张。1951年,《星华日报》停刊,印务公司歇业。“胡文豹”大楼用作《汕头工人报》社址。1954年以后用作“汕头市印刷厂”办公与生产的场所,现在一、二层仍在使用。


往事如烟

胡文虎和《星华日报》


003-1.jpg


        汕头1860年开埠后,西方文化传入,中西文化的交汇和碰撞,使汕头成为一个思想活跃、舆论多元的社会,新闻事业也发达起来。当时广东,汕头报业发达程度仅次于广州。到了国民革命军北伐期间,汕头报业大盛,竟有报纸20余家。

       《星华日报》创刊于1931年7月10日,是胡文虎在国内创办的第一份报纸,亦是他著名“星系列”报纸的第二家(第一家为《星洲日报》,1929年创办于新加坡)。4年后,《星光日报》才创办于厦门。1938年之后,其它星系报纸才相继在香港、上海和东南亚等地创办。“‘星华’最初位于万安街44号,之后搬至胡文虎大楼。胡文豹大楼落成后,1935年迁移而至。”

 胡文虎涉猎报业的初衷,就是因为“永安堂”的产品推广要经常做广告。胡文虎认为,与其给别人(报纸)做广告赚钱,不如自己做自己赚。尽管初衷为自身商业利益服务,然而在办报时,《星华日报》强调办报纸的报格,认为办报人首先应人格高尚,报纸才能具备高尚报格。“富贵不能淫,威武不能屈,固报格之卓卓者,然要保持此种卓卓之报格,凡报业圈内人,均应每个先保持自己人格才能产生高尚报格。”

 《星华日报》的报社社长到总编等人,均为胡文虎的雇员。当时在胡文虎身边,聚集了一帮爱国爱乡的报人,他们能力强文学修养高,并以高尚的人格魅力,使该报在当时竞争激烈的汕头埠报业界脱颖而出,报纸销量很快达到7000多份,这是当时其他大报难以办到的。

  “华侨办报,特点就在于‘敢说’。虽然他们办报理念‘中立’,但是在日本侵略者夺我河山欺我百姓时,《星华日报》同仇敌忾,一方面不断宣传我抗日军民来畏强敌英勇抗战,另一方面以笔代枪,揭露日寇的丑恶嘴脸。”曾旭波感慨道,为抗日,胡文虎不遗余力,不计其数捐资捐药支援抗日。“虽于商业萧条,生计万分艰难之时,犹愿节衣缩食,踊跃寄款,助军抗敌”。

位置信息
收藏
0条评论
暂无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