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日老埠
穿行在汕头老市区,《民生档案》主持人踏上“红色交通线”寻踪之旅
2019-06-12 00:00
浏览 13.8k+
评论 0

落地式摆钟、民国大班台,还有案台上摆设的手摇式电话、老式台灯、笔墨砚台、档案卷宗,构成了一间古色古香的民国办公室。案台前正襟危坐、专心读书的正是汕头电视台主持人陈勇。莫非是拍摄什么民国大片?原来,这是《今日视线·民生档案》节目正在拍摄七集大型系列专题片《红色交通线》,陈勇正在镜头前朗读老同志回忆录呢。

微信图片_20190618154312.jpg

系列专题片《红色交通线》,主持人朗读回忆录情节

经常关注汕头橄榄台的网友,可能会记得,两个月前主持人陈勇和摄制组成员,曾专程前往广东省档案馆查阅革命历史档案,为的就是筹备拍摄这部为国庆70周年献礼的专题片。

按照史料记载,上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,中国正笼罩在国民党反动派统治下的白色恐怖之中。在上海处于地下活动的中共中央,为突破敌人封锁,秘密开辟了一条通往江西苏区的秘密交通线,由上海经香港—汕头—大埔—永定—上杭—长汀,最终抵达中央苏区瑞金,蜿蜒曲折长达两三千公里路。这条交通线用于传递情报、输送重要干部和急需物资,为中国革命作出了突出贡献,被后人称为“红色交通线”。

微信图片_20190618154316.jpg

红色交通线沙盘

近期,这部系列专题片正式开机,摄制组踏上了重走“红色交通线”之旅,第一站就是位于老市区海平路98号的红色交通站旧址陈列馆。汕头作为这条“红色交通线”上重要一环,从1930年底开始中共中央就秘密在汕头设站。海平路上这座今年刚刚完成修缮布置的陈列馆,它的前身——华富电料行,就是一处特别重要的交通中站

微信图片_20190618154319.jpg

位于海平路98号的红色交通站旧址陈列馆

一个多月以来,主持人陈勇多次出入这座陈列馆,不单接受了中国革命史的学习洗礼,也体验了当时地下工作者从事地下交通工作的艰辛。更重要的是,这座新馆搜集的展品和详实史料,充实了这部专题片的镜头。


主持人陈勇在陈列馆投入拍摄中

在该系列专题片拍摄之初,摄制组不单获得了陈列馆官方的鼎力支持,也得到了潮汕地方党史研究学者、专家的协助。汕头市委党史办原副研究员秦梓高老先生,还有多年研究红色交通线历史并创作纪实小说《秘密交通线》的中学教师刘瑞瑾,就义务充当专题片的顾问,带领主持人陈勇和摄制组穿梭在汕头老街,去寻访一个个重要的历史遗址。

微信图片_20190618154339.jpg微信图片_20190618154342.jpg

秦梓高带领主持人陈勇到万安街、棉安街等老街寻访历史遗址

年过八旬的秦梓高老先生,30多年前就曾实地考察过大半条交通线的重要遗址,并访问过多位当时仍然健在的交通员干部,记录下若干第一手材料。在最近的多次拍摄工作中,秦老先生凭借惊人的记忆力,为摄制组回忆了许多早年的访问细节。老人家还不顾天气炎热,带大家到老市区万安街、棉安街,寻访当年周恩来经红色交通线抵达汕头后秘密下榻的地点,还原了一些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。

微信图片_20190618154346.jpg微信图片_20190618154349.jpg

刘瑞瑾老师带领主持人陈勇到镇邦街寻访另一处地下交通站

而刘瑞瑾老师作为一名“红二代”和市人大代表,多年来利用业余时间,甘当一名“文化义工”,协助汕头开埠文化陈列馆搜集整理汕头开埠史料。由她创作的纪实小说《秘密交通线》在多年前就曾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,从而也促成她在这一领域继续探索和研究。这次她就带摄制组来到老市区镇邦街,寻到了经历风雨沧桑、已坍塌风化的另一处地下交通站旧址——民国时期的中法药房。据悉,我市有关部门正在筹划对这处革命遗址进行抢救修复。从她口中,我们又了解到这座比海平路华富电料行更早建立的交通站的故事。

微信图片_20190618154353.jpg

主持人陈勇在西堤码头,镜头前回顾历史情节

当年那条“红色交通线”在特殊历史条件下,选择以水路为主,从汕头前往中央苏区必须乘火车抵达潮州后,换乘小火轮溯韩江前往大埔。受客观条件限制,摄制组已无法原原本本体验水路旅程。不过,大埔作为交通线上的接下来重要一环,也是此次拍摄重点。下一步摄制组将走进大埔,去追寻革命先辈的更多足迹。

收藏
0条评论
暂无更多